唐国强

搜索"唐国强" ,找到 部影视作品

郑成功
导演:
剧情:
存亡续决,弘扬民族精神,继往开来,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明末清初,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挟持明隆武皇帝,割据福建,与清政府分庭抗礼。年轻的郑成功在国子监求学,清兵南下,郑成功返回福建,力劝父亲郑芝龙北伐清兵。郑芝龙不顾郑成功和隆武皇帝以及回国的田川夫人的劝阻率军投奔清军。从此郑芝龙和郑成功父子反目成仇。郑成功率军抗击清军,依然屹立在福建,成为当时反清复明的一面旗帜。隆武皇帝在一次战役中遇难,临终时下旨,命郑成功一定要收复台湾,郑成功的母亲田川夫人也在这次战役中被清军包围,剖腹自尽。郑成功退守厦门金门一带,立志要收复
黄炎培
导演:
剧情:
1903年,黄炎培在新场镇演讲被奸人告密,清政府将他抓捕入狱,按革命党论罪,面临杀头之祸。开明绅士杨斯盛请美国神甫步惠廉出面,将黄炎培救出。在蔡元培的介绍下,黄炎培加入同盟会。在重庆期间,黄炎培继续办中华职业教育社,为抗战救亡奔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黄炎培竭力呼吁国共和谈,四下奔走,带领褚辅成、傅斯年等五位国民参政员亲赴延安考察,在延安窑洞与毛泽东彻夜长谈,留下了著名的“周期率”的经典谈话。1945年12月,成立以进步的工商界人士和许多文化界人士组成的新的政党——中国民主建国会,黄炎培担任主任委员。黄炎培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导演:
剧情:
1976年9月9日,伟大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与世长辞。他的离去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开启了新时代的序幕。祸害华夏大地十年之久的四人帮一朝被除,而千疮百孔的新中国其明天依旧迷蒙不清。已经三度被打倒的邓小平(马少骅 饰)接受中央的安排,重新出来主持工作。此时党内对邓的争论两极分化,而“两个凡是”又预示着左倾错误的继续。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批驳反思的建国以来党在治国方针和思想上锁犯下的错误,此后大力推行国防教育,积极推进经济建设。 将近十年的改革,让羸弱不堪的新中国获得重生的希望,而他便是那个踏出坚实步伐
长征
导演:
主演:
剧情:
1934年,江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保存实力,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经过艰苦的战斗,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三道防线,兵临湘江。敌人利用天险加重兵力,设下第四道防线,红军处境险恶。当时的最高领导核心三人小组之一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他不顾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一味要红军正面迎敌死拼。毛泽东在没有兵权、没有领导地位的情况下,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避实就虚,甩掉敌人主力,到敌力量薄弱的贵州去,得到政治局多数成员的赞同。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党内“左”倾
大航海
导演:
/ 马骁/
剧情:
大明洪武年间,少年马和从云南被征入宫为太监,分到燕王府当随从。燕王朱棣胸有大志,在守边岁月中经受了磨炼,尤其结识高僧姚广孝后,更是开阔了胸襟。他与父皇朱元璋的海禁政策越来越不合拍。在跟随朱棣守卫北平和边陲的日子里,马和逐步成长起来,其良好的素质,为以后的建功立业打下了基础。
张思德
导演:
/ 尹力/
剧情:
本片讲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楷模——张思德的故事。在抗日战争后期,延安正处于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勤务兵张思德为人老实,不善言辞,做好事从不邀功,工作任劳任怨,一心一意为中国革命事业奉献自己。因为一次合唱表演,毛泽东主席注意到了这个憨厚朴实的勤务兵。而后的几次接触中,毛泽东主席给张思德总结了他最大的缺点——不善言辞,同时毛泽东表示这也是他最大的优点。为了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1944 年张思德带领一班人到安塞县烧木炭。在一次烧炭中,炭窑突然崩塌,张思德不幸牺牲。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
建国大业
导演:
剧情:
在抗战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期间,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垂死挣扎的国民党仍妄图借助阴谋暗杀等卑劣手段阻挠会议召开,一场为建立新
开罗宣言
导演:
剧情: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份,1943年,盟国大反攻就要到来,开罗会议召开,中、美、英三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会上形成了一个具有法律意义的重要文件《开罗宣言》。
百团大战
导演:
剧情:
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进入最艰难时期。欧洲战场,纳粹军队闪击波兰后,连下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挪威。1940年6月14日,号称世界列强之一的法国投降,希特勒在凯旋门前阅兵,叫嚣将实施“海狮行动”,进攻英国。一直支持中国的苏联,为避免两面受敌,只能和日本签署满蒙边界停火协议。而在中国,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为了抵抗日军的进攻,残酷的枣宜会战中,中将张自忠以身殉国,江汉平原以至华中大部又落入日本人之手。 中国陕北延安,在日军轰炸机频繁的轰炸下,毛主席、朱德等中共领导人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